论文回看 Dams shift microbial community assembly and imprint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along the Yangtze River

大坝通过调整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影响长江的氮转化

文章简介

大坝对于防洪、蓄水、灌溉、发电、通航都十分重要,并且被认为是水生生态系统中最大的人为干扰。但是,大坝如何影响大型流域量表上的氮转化的研究较少。为深入研究大坝对氮转化的影响,文中使用了16S rRNA 基因测序技术,研究沿长江不同大坝条件下和微生物群落生态过程。与不同地形相比,不同的大坝条件(梯级大坝、深水水库蓄水区、深水大坝控制区、下游平原无大坝区域)对长江微生物群落的分布模式具有更大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通过控制悬沙浓度,大坝过滤了微生物群落中的关键物种,改变了微生物集合群落的分布以及微生物群落的构建过程。此外,大坝和氮转化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也通过微生物群落可以连接起来。通过结合水文学、微生物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的知识,这项研究发现,不同的大坝条件对大型河流中氮转化会产生不同的影响,并强调了悬沙和微生物群落在其中的关键作用。本研究为控制水生环境中的氮提供了新的观点,为今后大流域中的氮转化建模和预测提供参考。

回看感受

这一篇论文憋了好久,导师十分重视,自己也想发个更高水平的论文(从单独写的图文并茂的详细介绍就能看出来,和普通的论文发表推送不一样)。但由于各种原因,没有发到更高影响因子的期刊。只能说尽力了、对得起自己,就没有什么好遗憾的。(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)

这篇文章中,学到了一个结构方程模型 (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,对,此 SEM 非彼 SEM),但其实这篇文章中的路径分析拟合结果并不很好,如果不是对比是否有微生物项的影响,那么整体模型的拟合度实在是太低太低了,也有审稿人提出了这个问题,我们回答也坦诚地说了尝试了十几次,这已经是我们认为最合适的结构了。可相关的其他人的研究中拟合程度真的就都挺高的,这还是让我一度怀疑自己。当时和同学开玩笑说,如果今后审到的论文用了这个方法,会索要原始数据,从而检测能否复现如此高的拟合度。另外,这个方法的火爆,也能反映出对方法的解读的重要性:一篇文章说它能表示因果(causal)关系,后面很多篇文章就跟着用、跟着讨论了。虽然我内心是持怀疑态度的,只是,菜已经做好了,里面放的调料只要对健康无害,还是要端上桌供大家品尝的。

欢迎各位提出宝贵意见建议,友善交流哦!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